2022末

🔖 writing
🔖 life
Author

Guangyao Zhao

Published

Dec 31, 2022

1 感怀

2022 年的最后一天,早上 6 点多照常被楼上的脚步声吵醒。冲了个澡,8 点多就来到了学校。明显是到了年底,连国道上的车也没几辆。

年末的国道

前几天研究室的空调坏了一个,一个空调就是吹一天温度也提高不了几度,一整天腿也都是冷的。复习了 200 个托业单词,打算下年把托业考了,目标是 800 分以上吧,给找工作添加点筹码。现在是下午 4 点 30,我躲到了楼下的实验室,装置的搅拌器在呼呼地转着,温度常年保持 20 度,倒是个比研究室暖和的好地方。

年末的窗外

年末的实验室

想做一次年终总结,忽然发现上次写年终总结竟然是 7 年前的事情了。彼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,新宿的一家麦当劳,第一台 Mac 电脑。7 年时间用了 4 台 Mac,7 年时间从单身到已婚,7 年时间爸爸由健康到如今垂垂老矣。

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刻不停歇,风景在变,身边的人在变,自己也在变。

2 大事记

2.1 姥姥去世

在 93 岁的姥爷去世的 4 个月以后,89 岁的姥姥也走了。我总是不擅长和亲人告别,大学时期的大姑,去年的姥爷,到今年的姥姥去世。有难过有眼泪,但好像内心的最深处并没有太多太多的波动一样。但我认为并不是丧失了为亲人痛苦的技能,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逐渐开始担心爸妈哪天也不在了,别说等到那一天,现在每次想起早晚有这么一天我就够撕心裂肺了。

总感觉姥姥和姥爷的苍老甚至去世都是一瞬间的事,我对他俩老人家的印象总是停留在 10 多年前,虽然已老态龙钟,但是神态硬朗,好像在他俩身上从来没有想过死亡这一词。但不知不觉中竟都已经永远的离我而去。

姥姥生前最后的半年几乎都是妈妈和姨在伺候,我们那总有种说法,儿子出钱,女儿出力。以前觉得对儿子好不公平,但是经历过后,才知道后者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。妈妈和姨基本上尽到了作为女儿能尽到的最大责任,他俩一向擅长照顾人,无论是自己的父母,老公,还是家人。

但我最感谢的还是二舅,大舅从小寄养,没太多的感情,二舅自然就担当起了大哥的角色。二舅是一个有担当,也是能承担委屈的男人。和爸爸一样,他俩都值得我打心底里尊重。

在姥爷去世的时候,有两句话我印象极其深刻,每次想起都会感到心情极其复杂,不仅是难过,更多的是对年龄对亲人的思考:

  • 姥爷去世的时候是在二舅家,当初姥姥是在三舅家住。姥爷去世的时候三舅去拿姥爷的照片被姥姥看到了,姥姥问:“你大走了?”。这句话是妈妈告诉我的,妈妈的语气很平静,那瞬间我满脑子都是姥姥说这句话的场景,而我确信我能将当时姥姥的语气还原出来。平静,就当是在问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一件事,仿佛一切都准备好似的。她那个年纪,我真的无法理解到面对生死别离是一种怎样的心境。
  • 从火葬场回家,二舅抱着姥爷的骨灰,一项外表冷漠的他开始掉眼泪了。蹲在地上,在灵棚里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骨灰盒,说:“大,我们到家了”。每次想起这句话我都觉得自己对家的理解更深一层,也更残酷一层 — 家是我们到死都要回去的那个地方,家也是我们和至亲告别的地方,生命的最后一刻,入土的最后一刻。

每次谈到死亡这个话题,我都忍不住想要分享作家王朔的一段采访:

记者:有什么标志性的事情让你觉得状态有改变吗?

王朔:我当时就觉得 00 年我会出一个大事,我当时就想我得一个奖,我当时只想这个,没想到是突然面临死亡了。

是什么让王朔变化如此之大?王朔说,从 2000 年开始,他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开始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过世,先是王朔的哥哥去世,之后是他的好友、喜剧作家梁左因心脏病猝死家中。

记者:他(王朔哥哥)的去世和梁左的去世对你影响特别大?

王朔:那是我觉得死亡离我比较近了,之前我没有觉得死亡,我认为是人生是无限长的,一眼望不到头,那之后让我一下子转过头 来了,是往前看了,开始回忆了。

记者:你当时觉得自己老了?

王朔:老不老我倒没觉得,那时候就特别怕,我觉得当一个作者的人,最可悲的,就是,死的时候这一辈子想写的东西没写过。从这中间很多时间我很想写一牛的东西,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,这个感觉到特别难受。

按王朔的说法,他的精神在那个时刻崩塌了,在那些日子里,他几乎远离文字,也没有发表任何作品。

如今我 30 岁了,接下来的 20 年时间我可能都要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度过,每次想到这点都觉得生命竟如此残酷。

2.2 减肥

在过去的 30 年里,大概也只有刚出生的时候胖过。妈妈说我生下来有 10 斤重,见到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惊叹:这小孩真胖!在妈妈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我都无法切身理解,因为从记事起我都是特别瘦。尤其是初中高中长身体的时候,185 的身高也就 130 斤的体重。大学时最胖到 150 斤,但感觉到体重上去后就立马踩了刹车,稍微控制了下饮食,体重就下去了。和老婆刚认识的时候体重是 140,她 100,俩人一度加起来胖了 100 斤,如今我已减肥成功,她的毅力远在我之上,对于她而言减肥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高三时期

大三时期

2021 年爸爸生日

3 年时间,体重从 140+ 到 180+,见到的人几乎都会问我怎么胖成这个样子了。照镜子的时候我总是自我麻痹,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就知道真的该减肥了。减肥从今年的 7 月份开始,2 个月后就基本恢复到 150+ 了,在后来就没有刻意控制过饮食,只是会在健身房继续健身,体重掉不掉都随缘。现在基本已经稳定在了 150 左右,体重也不刻意控制,因为由减肥这件事上我认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,彻底否认是以瘦为美的想法:瘦并不一定好看,肌肉才好。

开始减肥之前

2 个月后

2 个月后

3 个月后

3 个月后

基本到第 3 个月后就有线条了,第 1 次感受到线条的时候非常开心,人生从未有过的经验。不知道回国后会不会反弹,但我想健身这个习惯应该会继续保持吧。

在即将步入中年的时候胖过,然后意识到健身的快乐,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。

3 文章发表

文章是从去年的 9 月份开始写,坦白地讲中文论文,日文论文和英语论文完全不一个概念,导师也非常负责,一个点一个点教,一句话一句话改。所以现在每次和老师喝酒聊天,都会忍不住的提起我对此感悟。老师也是笑笑说:他的导师也是这么对他的,他觉得应该这样教,于是就这么做了。每个人一生中都应该接受这么一次学术训练,收益终身。

下面我从几个纬度来阐述自己的感悟。

3.1 英语

英语永远都是学生内心最大的痛,从初中开始为了应付考试,到现在读文献,写论文,以及更深层次的读英语书,读软件官网说明。可以说,我现在能不排斥读英语内容,都是这次写英语论文的经历带来的。

我的偶像许岑说过这样一句话,大概意思就是要做什么,就从哪里学起。比如要写英语论文,就从学术写作学起就行了。但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就未必了。我买了两本以英语学术写作为内容的书,也在 bilibili 上看了很多教学术写作的视频。但坦白的说,这样的学习方式作用非常有限。

那么要怎样学习英语学术写作才最快最有效?

我的想法是,一句一句写,哪怕就是一天写三句。从逻辑上敲定想写的内容,然后一个词一个词推敲。在此特别想介绍一个从导师那里学到的小技巧。比如你想了解ORP 下降的英语专用表达是ORP decrease还是ORP decline,可以分别在谷歌学术中搜索,并比较被采用个数:

ORP decrease

ORP decline

首先能确定的是有ORP decreaseORP decline这 2 种表达方式,其次显示有使用次数,原则上选择多的那种表达即可。

更重要的我觉得还是要多看自己研究方向的论文吧,目前我看英文论文已经没有太大的压力,总结了下有以下几个技能非常重要:

  • 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熟悉。这点是最重要,也是最显然易见的,但也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的,毕竟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嘛。
  • 在最初学习读论文的时候,硬着头皮读通三五篇,掌握绝大多数专用表达。哪怕就是花上三五个月,这个时间也非常值得投资。
  • 保持惯性,在掌握大量学术表达后继续粗读大量文章。

3.2 逻辑

我喜欢水处理方向的数学建模,目前为止也以此研究为方向。在先前的文章中用 ORP 数据对有机物浓度进行预测时,机械式的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。

老师知道后问我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:你为什么要标准化?

当时就懵了,因为在先前机器学习的学习中,拿到数据都是下意识地先进行标准化,并没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数据是否真的需要。这也是数学专业人员相对于我们而言不足的地方,他们也许建模能力很强,但并不能从专业领域的角度对建模数据进行剖析。而这正是我们的强项。深受老师的影响,现在在建模时,会把水处理的反应机制贯穿于整个过程。

在推特上很喜欢一个博主的表述:

  1. Statistics = Math
  2. Statistics + RStudio = Data Analytics
  3. Statistics + RStudio+ Model = Machine Learning
  4. Statistics + RStudio + Model + Domain Knowledge = Data Science

3.3 可视化

在作图上下了很大功夫,使用的工具是 Matplotlib。在科技作图时往往需要反复地修改,用代码以外的作图工具并不是一个好选择。用代码记住每一步的操作步骤,不仅修改方便,还可重复利用。但也有很多遗憾:

  • 对 Matplotlib 本身不熟练,代码乱七八糟,不精细。
  • 对可视化的理解远远不足,甚至可以说还未意识到可视化这一体系。

我自己总结了一些可视化的一些大原则:

  • 用代码作图,代码可以调控地更精细,更标准。
  • 理解透图形每一个构成的意义,比如:图,子图,边框,坐标轴,刻度线,刻度线标签等等。
  • 选对的,不选择酷的。
  • 能用矢量图的时候不要用位图(极其重要)。

推荐几本可视化的书:

4 研究

今年是爆发式读论文的一年,甚至比去年写论文时更多。好像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一样,读论文速度快,质量高,能抓住重点。学习了很多数学模型的新方法:

  • SHAP: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 SHAP 并应用到了自己的论文里。目前最流行的可解释机器学习的方法,通读了文档并理解了其机理,在明年的文章中肯定也会使用。
  • Hybrid model:水处理已进入混合模型时代,目前为止文章数量应该在 10 篇左右。老师也认为混合模型会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研究方向,不勉强,而是实实在在的有用的新型模型。
  • 写了很多基础总结性博文,以理解为主。
  • 研究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5 好物

上个月导师给买了台 MacBook Pro,配置基本拉满,第一次使用 16 寸的笔记本,重是真的有点重,但好用也是真的好用。Mac 使用自用 M 芯片后,硬件够用,做工优良,软件适配情况也还不错,对于没有特殊需求的人而言真是最佳选择,非常推荐。

MacBook Pro

来日本之前买了 AirPods 3,我觉得 AirPods 是可以和 iPhone 相提并论称之为划时代产品的存在。佩戴感一流,经常是带着耳机找耳机。

6 软件

从我开始使用第 1 台 Mac 电脑后就意识到软件的美妙,这么多年尝试了各种各样各个领域的软件,今年也有几个让我非常惊喜的新发现:

  • Quarto:今年最大的惊喜非 Quarto 莫属,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,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站式写作服务。底层调用 Pandoc 输出,抛却了 LaTex 裹脚布式的语法,但同时保留了对 LaTex 的完整支持,最恐怖的是不需要进行任何设置,源代码贴过来直接运行。虽然 Quarto 也不过是今年年中的产品,但依赖于 Rmarkdown 的优秀底蕴,Quarto 已然是一款足够成熟可用的产品,非常看好其在学术写作方向的前景。
  • Freeform:Apple 内置的轻手写软件,也是无限写作画布,和 Obsidian 类似,非常对内容梳理。
  • Apple Notes:使用 Apple 这么多年,内置的 Notes 终于算是一款成熟的产品。轻量搭配上优秀的标签功能,已经成为我碎片化记录的最主要工具。
  • VS Code:VS Code 真的可以说是编辑器的集大成者,一般而言这种大而全的工具并不容易做得有高级感,但 VS Code 竟做的有模有样。如今我的和写作相关的基本都在 VS Code 上完成,写代码,写博客,写报告,依托于非常丰富的插件生态,样样拿手样样精通。
  • Obsidian:Quarto 是我最终的归属,推荐 Obsidian 的理由只是它的画布功能,我相信这种写作方式对内容的梳理有非常大的作用。
  • Zotero:学术界大名鼎鼎的文献引用工具。这类软件我用过 EndnoteMeledoy,最终还是觉得开源的 Zotero 最好用。第一次系统地使用 Zotero 是在上年年初,主要用来管理文献,如今发现其竟然是管理几乎一切文件的好帮手。
  • Upic:Markdown 写作很重要的一点是图片的存放问题,存放在别人那里总不是那么安全,对方一个小修改可能会导致以往所有的图片无法使用。使用 Upic 搭配 Github 把图片存在自己的账户上,十分方便管理。
  • Hello Talk:学习外语的软件,今年在上面认识了两个日本人,一个美国人,一个韩国人。大家都有对话,非常适合学习语言。

Apple Notes

Zotero

7 微习惯

今年开始有意识地训练一些微习惯:

  • 钥匙放在背包的左边口袋,雨伞放在右边。
  • 一些重要的卡和材料放在背包的内部最底层的口袋。
  • 从家到学校大概 15 分钟的路程,反复朗读一些难读难记的 5 个单词,形成肌肉记忆。
  • 善于使用 Apple Notes 的标签筛选功能,每天多记,多重复看。
  • 虽然原则上戒酒,但为了拉近大家关系还是要参加聚会。喝酒时要有意识不喝醉,照顾好大家情绪。
  •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,晒被子。
  • 控制脾气,下意识避免和他人起冲突。

8 下一年

  • 托业 800 分以上。
  • 过日语 N1。
  • 花两到三个月时间集中式训练实验操作并理解其原理。
  • SVM 的公式推理,以及 RNN,LSTM 的学习。
  • 发两到三篇高质量 SCI,最低一篇 EST。
  • 继续保持健身,以精细化训练特定肌肉为主。
  • 把老婆接过来日本,带她到京都,大阪,奈良,东京,札幌,小樽。